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拼音

所属合集

#黄鹤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鄂州:古地名,在今湖北武汉一带。
  • :狭长而较矮的床。

翻译

从睡梦中醒来感觉好像还挨着床榻,船却已经前行忽然就行驶了千里之遥。看不见那黄鹤楼了,寒冷的沙滩与那雪花很是相似。

赏析

这首诗意境空灵,以简洁的语句表达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开篇写梦觉与现实中船行之速的对比,有一种恍然之感。“不见黄鹤楼”再次强调行程之远,以及与熟悉之地的远离,最后以寒沙和雪相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峻、孤寂的氛围,让人体会到诗人身处异地的那种独特心境。整首诗在短小的篇幅里,传达出一种漂泊和孤独的情绪。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