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寻萍公

· 齐己
闻在湓城多寄住,随时谈笑浑尘埃。 孤峰恐忆便归去,浮世要看还下来。 万顷野烟春雨断,九条寒浪晚窗开。 虎溪桥上龙潭寺,曾此相寻踏雪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湓城: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时称湓城。
  • 浑尘埃:指世俗的纷扰和尘埃。
  • 孤峰:孤立的山峰,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 浮世:指纷扰的尘世。
  •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 野烟:野外升起的烟雾,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 九条:指九条河流,这里可能指九江的河流。
  • 虎溪桥: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脚下。
  • 龙潭寺:寺庙名,位于庐山。

翻译

听说你在湓城多有寄居,随时谈笑间尽是世俗的尘埃。 孤峰或许让你想归隐,但尘世还需你再回来。 万顷野外的烟雾在春雨中消散,九条河流在晚窗前泛起寒浪。 在虎溪桥上的龙潭寺,我们曾一同踏雪寻访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友人寻萍公的寄语。诗中,齐己表达了对友人在湓城生活的想象,以及对其归隐与尘世之间的矛盾情感的理解。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友人在湓城的日常生活,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期待与尘世责任的提醒。诗的最后两句回忆了两人共同的经历,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及对尘世与隐逸的深刻思考。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