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岘东池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箬岘(ruò xiàn):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xìng):一种水生植物,即荇菜。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中宵(zhōng xiāo):半夜。
  • 把火(bǎ huǒ):拿着火把。
  • 双栖(shuāng qī):成双成对地栖息。
  • 白鹭鸶(bái lù sī):即白鹭,一种水鸟。

翻译

在箬岘亭的东边有一个小池塘,那里早开的荷花和新绿的荇菜交错生长,绿意盎然。 半夜时分,有人拿着火把经过,惊起了池中双双栖息的白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小池塘边的景色生动而富有诗意。早荷与新荇的绿色交织,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中宵的火光打破了这份宁静,惊飞的白鹭为诗增添了一抹动态美。白居易通过简洁的语言,巧妙地捕捉了自然界的一瞬间,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