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午:正午时分。
- 山人: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
- 庭鹊:庭院中的喜鹊。
- 出檐:从屋檐下走出。
- 白接㒿(bái jiē lí):古代的一种头巾。
- 书眼:读书时的眼睛,比喻读书的视线。
- 漏卮(lòu 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底部有孔,比喻无法盛住酒,这里指酒量小。
- 绝粒:断绝粮食,指不吃饭。
- 身无为:身体无所作为,指不从事世俗的劳作。
翻译
庭院里松树和桂树的阴影密布,正午时分我却浑然不觉。 我这山中隐士睡了一个好觉,醒来时庭院中的喜鹊还未移动位置。 我从屋檐下走出,随着云彩飘然而去,却忘了戴上白色的头巾。 读书时的视线仿佛被薄雾遮蔽,酒量小得如同漏底的酒器。 身外的一切劳作,不过是饮食所需自己维持。 何不干脆断绝粮食,让身体彻底无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皮日休在夏日午后的闲适生活。诗中通过“满院松桂阴”和“山人睡一觉”等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后句“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㒿”则带有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最后两句“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无为而治、超脱物欲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超脱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