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
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
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 (dàn):淡泊,这里指平淡无奇。
- 嗤 (chī):嘲笑。
- 声韵:指诗歌的音韵。
- 彭泽:指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
- 元微之:即元稹,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友善。
- 谪 (zhé):贬谪,指官员被降职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 江陵府:唐代地名,今湖北江陵。
- 判司:官职名,指地方上的司法官员。
翻译
我这懒病之人常有闲暇,闲暇时又该做些什么呢? 未能放下手中的笔和砚,不时地写下一首诗。 诗写成后平淡无奇,常常遭到众人的嘲笑。 上面的人责怪我声韵不和谐,下面的人嫌弃我的言词笨拙。 我时常独自吟咏,吟咏完毕后有所思索。 苏州的韦应物和彭泽的陶渊明,他们都与我不在同一个时代。 除此之外还有谁会欣赏我的诗,只有元微之了。 他被贬谪到江陵府,三年来担任判司。 他离我有两千里之遥,我的诗作他远在江陵又怎能知晓。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嘲与孤独感。诗中,“澹无味”、“众人嗤”反映了他对自己作品的不满和外界的冷嘲热讽。通过对比韦应物、陶渊明与自己的时代差异,以及提及元微之的贬谪,白居易抒发了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诗歌创作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