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鲂诗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 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 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少年无疾患,溘死于路岐。 天不与爵寿,唯与好文词。 此理勿复道,巧历不能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尘架:积满灰尘的书架。
  • :翻阅。
  • 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 恻恻:悲伤的样子。
  • 蹇厄:困苦,不顺利。
  • 京兆:地名,今陕西西安。
  • 拾遗:官名,唐代谏官之一。
  • 襄阳:地名,今湖北襄阳。
  • 鬓成丝:形容年纪已老。
  • 布衣:平民,这里指没有官职。
  • 擢第:科举考试中选。
  • :俸禄,指官职。
  • 溘死:突然死亡。
  • 路岐:路旁。
  • 巧历:精妙的历法,这里指推算。

翻译

书架上积满了灰尘,里面放着许多文集,我偶然取出一卷来翻阅。还没来得及看作者的姓名,我便怀疑这是陶渊明的诗。看了名字才知道是你的诗,这让我感到悲伤。诗人大多命运多舛,最近确实有这样的例子。京兆的杜甫,也只得到了一个拾遗的官职。襄阳的孟浩然,听说他的头发也已花白。唉,你这两方面都不如他们,三十岁了还是个平民。你虽然科举中选,却没有得到官职,新婚的妻子也还未归来。你年轻时没有疾病,却突然死在了路旁。上天没有给你官爵和长寿,只给了你优美的文词。这个道理不要再说了,再精妙的历法也无法推算出这样的命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诗人邓鲂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感慨。诗中,白居易通过对比杜甫、孟浩然等著名诗人的命运,突出了邓鲂的悲惨遭遇。他感叹邓鲂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官职和长寿,只能在文学上留下痕迹。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不公和命运的无奈,也体现了白居易对文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