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

青门走马趁心期,惆怅归来已校迟。 应过唐昌玉蕊后,犹当崇敬牡丹时。 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 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门: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
  • 走马:骑马疾行。
  • 趁心期:趁着心情好的时候。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
  • 校迟:校对时间,意指已经晚了。
  • 唐昌:指唐昌观,长安的一个道观。
  • 玉蕊:一种花名,唐昌观以玉蕊花著称。
  • 崇敬:指崇敬寺,长安的一个寺庙,以牡丹花著称。
  • 崔先辈:指崔二十六,先辈是对年长或有学问者的尊称。
  • 李拾遗:指李六,拾遗是官名,这里用官职称呼人。
  • 芸香俸:指官俸,古代官员的薪水。
  • 酒赀:买酒的钱。

翻译

我骑马疾行穿过青门,趁着心情好的时候,但回来时却感到惆怅,因为已经晚了。应该是在唐昌观赏过玉蕊花之后,又到了崇敬寺赏牡丹的时候。短暂的游玩让我想起了崔先辈,想要醉酒时首先邀请李拾遗。还剩下半个月的官俸,我不打算用来买粮食,而是用来买酒。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以诗代书,戏谑地邀请李六拾遗和崔二十六先辈一同游玩赏花。诗中通过“青门走马”和“惆怅归来”描绘了诗人匆匆出游又匆匆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错过赏花时机的遗憾。后两句则通过“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酒的向往。最后一句“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则幽默地表达了诗人宁愿用官俸买酒也不愿买粮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明快,透露出诗人随和、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