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知非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诠较:详细比较。
- 泯:消除。
- 荣悴:荣华与衰败。
- 次第:依次。
- 滋彰:过度显露。
- 旷廓:广阔无边。
- 澄凝:清澈凝固。
- 真谛:真理。
- 空王:佛教中的最高存在。
- 尘劳:世俗的烦恼。
- 惭愧:内心的羞愧。
- 机:机会,时机。
- 咸遂:全都实现。
- 膏火:灯火,比喻苦思。
- 扃锁:封闭,限制。
- 沃:灌溉,这里指畅饮。
- 罩中鱼:比喻受困。
- 脱飞:逃脱飞翔。
- 两途:两种道路。
翻译
因为你问我什么是非,我详细比较了世间万物。首先,没有什么比禅修更重要,其次则是醉酒。禅修能消除人与我的界限,醉酒可以忘却荣华与衰败。我依次向你解释,希望你能稍加留意。儒家重视礼法,道家则养神气。但过重的礼法只会让人更加显露,养神则有许多避忌。不如学习禅定,其中蕴含着深奥的意味。禅修让人心胸开阔如空,清澈凝固胜过沉睡。摒弃默默的思绪,消解悠长的忧思。春天没有伤春的心,秋天没有感秋的泪。坐禅成就真理的快乐,如同接受了空王的恩赐。这样既能摆脱尘世的烦恼,又能远离内心的羞愧。除了禅修,其次就是醉酒,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一杯酒就能让人忘却时机,三杯酒则能实现所有心愿。被放逐的臣子、离异的妇人、战败的军帅,他们的思绪苦于灯火的煎熬,忧虑深重如同被封闭。必须畅饮百杯,不惜千金之费。就像被困在网中的鱼,一旦逃脱便能生出双翅飞翔。我劝你即使年纪大了,遇到酒也不要回避。否则就学习禅修,这两种道路其实是一致的。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友人微之的回应,阐述了他对禅修和醉酒的看法。白居易认为禅修和醉酒都能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和荣辱,达到心灵的解脱。他比较了儒家的礼法和道家的养神,认为这些都不如禅修来得直接和深刻。诗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禅修和醉酒的理解和推崇,同时也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