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三题庐山桂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蹇(yǎn jiǎn):高耸挺拔的样子。
- 结根:扎根。
- 青天:蓝天。
- 天风:高空的风。
- 吹子:吹落种子。
- 飘零:飘落。
- 委:落。
- 匡庐山:即庐山。
- 剪碧鲜:形容叶子像剪裁过的碧玉一样新鲜。
- 根荄(gān):根。
- 牢坚:坚固。
- 咸阳:地名,在今陕西省,古代帝都。
- 上林园:皇家园林。
- 温室:指皇家或贵族的暖房。
翻译
高耸的月中桂树,扎根在蓝天之上。 高空的风从月亮旁吹起,吹落了它的种子到人间。 这些飘落的种子最终落在何处?它们落在了庐山。 生长在石头上的桂树,叶子如同剪裁过的碧玉般新鲜。 枝干日渐长大,根系也日益坚固。 它们不再属于天上的月亮,只能在山中慢慢老去。 庐山距离咸阳,路途有三千四百里。 没有人将它们移植,使它们能进入皇家的上林园。 它们不如那些红花树,能长久地栽种在暖房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月中桂树的命运,通过桂树从天上飘落到人间,最终在庐山扎根生长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桂树孤独命运的同情。诗中,“偃蹇月中桂”一句即展现了桂树的高洁与孤独,而“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则深刻反映了桂树的无奈与哀愁。诗人通过对桂树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