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闲吟二首

非庄非宅非兰若,竹树池亭十亩馀。 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乌帽闭门居。 梦游信意宁殊蝶,心乐身闲便是鱼。 虽未定知生与死,其间胜负两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rán ruò):指寺庙。
  • 褐裘(hè qiú):指粗布衣服。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平民或隐士的服饰。
  • 闭门居:闭门不出,隐居。
  • 梦游信意:梦中自由自在地游荡。
  • 宁殊蝶:与蝴蝶有何不同。
  • 心乐身闲:心情愉快,身体闲适。
  • 便是鱼:就像鱼一样自由自在。

翻译

既不是庄园也不是宅院,更不是寺庙,只是一片占地十亩的竹林和池亭。 既不是道士也不是僧侣,更不是世俗的官员,穿着粗布衣服,戴着黑色帽子,闭门隐居。 在梦中自由地游荡,与蝴蝶有何不同?心中快乐,身体闲适,就像鱼儿一样自由。 虽然还不能确定生命的生与死,但在这两者之间,胜负又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中,“非庄非宅非兰若”一句,即表明了诗人所居之地既非富丽堂皇的庄园,也非简朴的民宅,更非清静的寺庙,而是一片自然宁静的竹林池亭。接下来的“非道非僧非俗吏”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身份与态度,他既不追求道家的超脱,也不沉溺于僧侣的清修,更不屑于世俗官员的权势。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