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铙歌十八首朱鹭

艾如张,张四维。击高钲,悬大旗。戈鋋甲胄光陆离。 千灵从,七校移。虞人杂沓冠以皮。臂苍走黄当路岐。 南山有虎豹北山,鹿麋狐兔若丘山,缩足不敢驰。 我欲上天,天门九重。我欲入渊,血肉喂蛟鱼龙。王者合三驱,百兽一一归我樊笼。 不见青冥,冥冥者鸿。耸六翮,乘长风。游赤霄,入无穷。 虽有矰缴罗网将安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铙歌: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用于指挥军队。
  • 艾如张:古代的一种军事演习,意为像割草一样整齐地排列军队。
  • 四维: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 高钲: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军中。
  • 大旗:军中的旗帜,用以指挥和标识。
  • 戈鋋:古代的兵器,戈是长柄兵器,鋋是小矛。
  • 甲胄:古代战士的盔甲。
  • 光陆离:形容光彩夺目,色彩斑斓。
  • 千灵从:形容众多的人或物跟随。
  • 七校移:指军队的七个部分在移动。
  •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官员。
  • 杂沓:形容杂乱无章。
  • 冠以皮:戴着皮制的帽子。
  • 臂苍走黄:形容猎人带着苍鹰和黄狗。
  • 当路岐:在道路的分岔处。
  • 南山有虎豹北山:形容山中有各种猛兽。
  • 鹿麋狐兔若丘山:形容野兽众多,如同小山。
  • 缩足不敢驰:形容野兽因恐惧而不敢奔跑。
  • 天门九重:形容天门高不可攀。
  • 血肉喂蛟鱼龙:形容深渊中的危险,可能会被水中的怪兽吃掉。
  • 王者合三驱:指王者进行三次狩猎。
  • 百兽一一归我樊笼:形容所有的野兽都被捕获。
  • 青冥:指天空。
  • 冥冥者鸿:指在高空飞翔的大雁。
  • 耸六翮:形容鸟儿振翅高飞。
  • 乘长风:借助强风。
  • 游赤霄:在红霞中飞翔。
  • 入无穷:飞向无尽的天空。
  • 矰缴:古代用来捕捉鸟类的网。
  • 罗网:捕捉鸟兽的网。
  • 将安庸:将如何使用。

翻译

像割草一样整齐地排列军队,四面八方都布满了士兵。敲击高钲,悬挂大旗,战士们的戈矛和盔甲光彩夺目。众多的人和物跟随,军队的七个部分在移动。掌管山泽的官员戴着皮帽,杂乱无章地行动,猎人带着苍鹰和黄狗在道路的分岔处。南山有虎豹,北山有鹿麋狐兔,它们如同小山一样众多,却因恐惧而不敢奔跑。

我想要上天,但天门高不可攀;我想要入渊,但深渊中可能会被水中的怪兽吃掉。王者进行三次狩猎,所有的野兽都被捕获。看不到天空,高空中有大雁在飞翔,它们振翅高飞,借助强风在红霞中飞翔,飞向无尽的天空。即使有捕捉鸟类的网,又该如何使用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军事演习和狩猎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野兽的恐惧。诗中,“艾如张,张四维”等句,以整齐划一的军队排列和四面八方的布阵,展现了军队的严整和强大。而“南山有虎豹北山,鹿麋狐兔若丘山”等句,则通过对比山中猛兽的众多和恐惧,突出了军队的威慑力。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天门的高不可攀和深渊的危险,以及百兽被捕获的情景,表达了对王者权力的赞美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