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一首僧廉一清过访作赠

过晨睡起发鬅髺,雨后茅檐树色增。 下榻裹巾开药灶,敲门看竹有山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鬅髺(péng tuō):头发散乱的样子。
  • 下榻:指住宿。
  • 裹巾:用布巾包裹头部。
  • 敲门看竹:指山僧来访,敲门并观赏竹子。

翻译

清晨睡醒后,头发散乱,雨后的茅屋檐下,树色更加鲜绿。我在这里住宿,用布巾裹头,开始煮药,这时有山僧敲门来访,一同观赏竹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恬淡。诗人清晨醒来,头发散乱,形象地表现了山居的闲适与自在。雨后的树色更加鲜绿,增添了山居的清新气息。诗中“下榻裹巾开药灶”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也透露出一种隐逸的情怀。最后,山僧的来访,为这宁静的山居生活增添了一抹禅意,诗人与山僧一同观赏竹子,体现了山居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