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载:十年。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地位。
- 托:寄托。
- 素琴:无装饰的琴,象征清雅。
- 朱弦:红色的琴弦,这里指琴。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 飞霜:比喻寒冷的天气或心情。
- 落月:月亮落下,指夜晚。
- 河桥:河上的桥。
- 惆怅:心情悲伤,失意。
- 行人:旅行的人。
- 武陵:地名,这里可能指一个遥远的地方。
翻译
十年间,我如高山般寄托于清雅的琴音,却无处寻觅理解我的知音。 在寒冷的夜晚,月亮落下,河桥边,我为远行的旅人感到悲伤,他正前往遥远的武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和对远行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十载高山托素琴”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孤独的心境,“朱弦无处觅知音”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后两句通过“飞霜落月”和“河桥畔”的凄凉景象,以及“惆怅行人发武陵”的深情,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尽思念和无法言说的孤独。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章纳言宗理有事诸陵拉余同谒归赋七言四章 》 —— [ 明 ] 胡应麟
- 《 采菱曲十二章 》 —— [ 明 ] 胡应麟
- 《 少年行五首 》 —— [ 明 ] 胡应麟
- 《 赋八诗后鄙怀不能己巳伏枕呻吟再成八律共前什计十六章辄命使者焚之几筵次公有灵当为我击节三神之顶浮一大白也 》 —— [ 明 ] 胡应麟
- 《 昔游篇钱塘舟中作赠董观察 》 —— [ 明 ] 胡应麟
- 《 潞河东郊同胡生踏青即席赋 》 —— [ 明 ] 胡应麟
- 《 后西湖十咏湖心亭 》 —— [ 明 ] 胡应麟
- 《 无题五首戏恼李王元三子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