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上曲:古代乐府诗题,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情景。
- 接天:形容烽火高耸入云,连天都接。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平卢: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是古代边防重镇。
- 乍夜:初夜,夜幕刚刚降临。
- 单于: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这里泛指北方民族的首领。
- 猎:打猎,这里指军事行动。
- 上都:指京城,这里可能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 绣蝥弧:绣有蝥虫图案的军旗。
翻译
烽火高耸入云,照亮了边防重镇平卢,夜幕初降,北方民族的首领率军攻打京城。在明亮的月光下,十万出征的士兵同时举起了绣有蝥虫图案的军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紧张气氛和战争的激烈场面。通过“接天烽火”和“乍夜单于猎上都”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危机和敌军的突然袭击。后两句“十万征人明月里,一时齐挽绣蝥弧”则生动地表现了士兵们的英勇和团结,明月下的军旗齐举,象征着坚定的抵抗和战斗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边塞诗特有的豪迈和悲壮。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薄暮同二君过集张明府署中 》 —— [ 明 ] 胡应麟
- 《 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四首末首怀邦相明府 》 —— [ 明 ] 胡应麟
- 《 送赵盐铁之维扬 》 —— [ 明 ] 胡应麟
- 《 送易山人 》 —— [ 明 ] 胡应麟
- 《 夏日同诸子宴郭鸿胪池亭分韵得凉字 》 —— [ 明 ] 胡应麟
- 《 潞河留别王行父袁微之李本建徐象先四绝句 》 —— [ 明 ] 胡应麟
- 《 题渔樵耕牧图四首 》 —— [ 明 ] 胡应麟
- 《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黄河清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