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嗟 (jiē):叹息,感叹。
- 沧浪 (cāng làng):古代水名,这里比喻隐逸的生活。
- 幽栖地:隐居的地方。
- 无由:没有机会,无法。
翻译
久别之后,我们的情感何其深重,再次相逢,话语绵绵不绝。 世间的道路如同蜀道般艰难,我的心愿却寄托在隐逸的沧浪之中。 你问我隐居的地方,那里水石相映,景色增添了几分奇趣。 可惜没有机会邀请你前往,再次在旧日的茅堂中共饮一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黄洲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世途嗟蜀道”一句,既描绘了世道的艰难,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而“心事付沧浪”则透露出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及无法相聚的遗憾,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九十六 唐太宗 》 —— [ 明 ] 孙承恩
- 《 王梅翁从祀文山祠纪事 》 —— [ 明 ] 孙承恩
- 《 留别友人吴春洲六首 》 —— [ 明 ] 孙承恩
- 《 读邯郸野老卫河谣小述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七十 曾文定公 》 —— [ 明 ] 孙承恩
- 《 早发 》 —— [ 明 ] 孙承恩
-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 —— [ 明 ] 孙承恩
- 《 和桂洲阁老赐宴礼部记恩遇诗二首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