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法祖追洪烈,勤咨想治平。 威行藩镇戢,政一纪纲明。 谋以明能听,功因断乃成。 远猷虽弗竟,亦不愧中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鉴古韵语:指借鉴古代诗词的意境和风格进行创作;五十九首:指共有五十九首诗篇;唐尧帝:指唐朝时期的帝王尧) 法祖追洪烈(法祖:指效法祖先;追:追随;洪烈:伟大的事迹) 勤咨想治平(勤:勤奋;咨想:请教思考;治平:治理国家使国家平安) 威行藩镇戢(威行:威严的举止;藩镇:边疆地区的军事重镇;戢:收敛) 政一纪纲明(政:政治;一纪纲:指治理国家的法度和纲纪;明:明晰) 谋以明能听(谋:策划;明:明晰;能听:能够听从) 功因断乃成(功:功绩;因:由于;断:坚决) 远猷虽弗竟(远猷:远大的谋略;虽:虽然;弗:不;竟:完全) 亦不愧中兴(亦:也;不愧:不辜负;中兴:指国家的兴盛)

翻译

借鉴古代诗词的意境和风格,共写了五十九首诗篇,歌颂唐朝时期的帝王尧。 效法祖先的伟大事迹,勤奋请教思考如何治理国家以确保国家平安。 展现威严的举止,巩固边疆地区的军事重镇,使国家法度和纲纪明晰。 策划政治措施要明晰易懂,坚决执行才能取得功绩。 虽然远大的谋略未能完全实现,但也不辜负国家兴盛的使命。

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借鉴古代诗词的形式,赞颂了唐朝时期的帝王尧的治国之道。诗中表达了对尧帝治国有方、明晰纲纪的赞美,强调了政治决策要明晰易懂,执行要坚决果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向往和对中兴大业的期许。整体氛围庄重,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治国智慧的敬仰和赞美。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