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七日恭谒显陵有述

· 尹台
象阙高开古郢州,天垂翼轸照南陬。 群山迥引嵩邙势,众水遥交汉沔流。 树里云霞飞綵仗,窗中日月閟玄旒。 小臣百拜遗弓远,怅望桥山松柏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象阙:古代宫殿或庙宇前的石阙,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 郢州:古代地名,今湖北省江陵县一带。
  • 翼轸:星宿名,翼宿和轸宿,古代常用来象征方位。
  • 南陬:南方的角落。
  • 嵩邙:嵩山和邙山,位于河南省,代表中原的山脉。
  • 汉沔:汉水和沔水,流经湖北的重要河流。
  • 綵仗:彩色的仪仗。
  • :闭藏,隐藏。
  • 玄旒:黑色的旒旗,古代帝王仪仗之一。
  • 遗弓:传说中黄帝遗失的弓,后世用以象征帝王的遗物。
  • 桥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处重要的山脉。

翻译

古老的郢州城阙高耸,天空中的翼轸星宿照耀着南方的角落。群山连绵,仿佛与中原的嵩山和邙山相接,众多河流交汇,汉水和沔水在此流淌。树木间云霞飘动,彩色的仪仗若隐若现,窗中日月交替,黑色的旒旗隐藏在深邃之处。我作为小臣,百拜之后,望着远方黄帝遗失的弓,心中怅然若失,仿佛看到了桥山上秋日的松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郢州的壮丽景象,通过星宿、山川、云霞、日月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历史的深远。诗中“象阙高开”、“天垂翼轸”等句,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彰显了皇家的气派。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群山迥引嵩邙势”、“众水遥交汉沔流”,进一步以山川的辽阔来象征国家的疆域。结尾处的“怅望桥山松柏秋”,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先祖的怀念,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