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萍:比喻人生漂泊不定,如浮萍随水漂流。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劳碌。
- 醉醒:醉酒与清醒,比喻人生的迷茫与觉醒。
- 卧病:因病卧床。
- 怀人:思念远方的人。
- 台馆:指高官显贵的府邸。
- 卿月:比喻高官的职位。
- 客星:比喻隐士。
- 乞归:请求归隐。
- 草堂灵:指隐居之地或心灵的归宿。
翻译
一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我已懒得向这纷扰的世俗询问醉与醒。 病中卧床,梅花在江上显得苍白,思念远方的人,芳草在梦中依旧青翠。 天空高悬,台馆之中你占据着高官的位置,而地面上,江湖之中我隐藏着隐士的身份。 听说你请求归隐却未能如愿,但愿你能不负那草堂之灵,即不辜负内心的归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飘萍”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而“风尘”则反映了世俗的纷扰。后两句通过对病中梅花的描写和对梦中芳草的怀念,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台馆与江湖,表达了对高官厚禄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未能实现归隐愿望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夏日崔明经正思五弟同游韦园 》 —— [ 明 ] 于慎行
- 《 告中题斋阁红梅四首 其四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亭山周师招饮黄石山顶 》 —— [ 明 ] 于慎行
- 《 纪赐四十首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朱可大工部奉使归省四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送范涵虚太史请假南归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鸣雁行寄赵瀫阳年兄南粤 》 —— [ 明 ] 于慎行
- 《 岁暮送汪山人敬仲南还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