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朱金庭宗伯逍遥楼一首
我有同声偶,宛彼天南隅。
十年旷色笑,万里违音书。
坐逢越方人,跪问今何如。
方修南华义,闭迹重楼居。
重楼何缥缈,回架名山隅。
星月宿雕槛,虹霞带绮疏。
云门列遥障,剡水周前渠。
冥韬寡谈宴,遐眺多讴歈。
违哉旷士怀,自执环中枢。
鹪鴳栖非隘,鹍鲸润岂馀。
至游苟有托,焉适非吾庐。
君今息溟海,吾亦耽枋榆。
室遐人尚迩,年往意未疏。
恨无双飞翼,径度三山闾。
永言鬯玄旨,婆娑以自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同声偶:志趣相投的朋友。
- 旷色笑:长时间没有见面和欢笑。
- 违音书:长时间没有书信往来。
- 南华义:指道家的经典《南华经》,即《庄子》。
- 闭迹:隐居不出。
- 缥缈:形容楼阁高远,若隐若现。
- 回架:环绕。
- 雕槛:雕刻精美的栏杆。
- 绮疏:华美的窗户。
- 云门:山门,指山的入口。
- 剡水:清澈的水。
- 冥韬:深藏不露。
- 遐眺:远望。
- 讴歈:歌唱。
- 环中枢:指朝廷或国家的中心。
- 鹪鴳:小鸟。
- 鹍鲸:大鱼。
- 至游:极致的游历或体验。
- 息溟海:在海边休息。
- 耽枋榆:沉醉于田园生活。
- 室遐人尚迩:虽然住得远,但人心相近。
- 年往意未疏:岁月流逝,但情意未减。
- 鬯玄旨:畅谈深奥的道理。
- 婆娑:逍遥自在的样子。
翻译
我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他居住在遥远的南方。我们已经十年没有见面和欢笑了,也没有书信往来。当我遇到来自越地的人,我跪着询问他的近况。得知他正在研读《南华经》,隐居在高楼之中。那高楼高远而若隐若现,环绕着名山。星星和月亮似乎都停留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彩虹和霞光装饰着华美的窗户。山门像是遥远的屏障,清澈的水环绕着前方的渠道。他深藏不露,很少与人交谈宴饮,只是远望并歌唱。他放弃了朝廷的中心地位,选择了自由的生活。小鸟的栖息之地并不狭小,大鱼的滋润之地也非不足。如果极致的游历或体验有所依托,那么哪里不是我的家呢?现在你在海边休息,我也沉醉于田园生活。虽然我们住得远,但人心相近,岁月流逝,但情意未减。我遗憾没有双翼,可以直接飞到你的住处。我们畅谈深奥的道理,逍遥自在地享受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朋友隐居的高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朋友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