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中歌赠钦进士赴沛公分司

· 尹台
君不见芒砀大泽嘘云气,沛中子弟兴如猬。可怜豪杰怨秦法,徒使黔黎哀鼎沸。 山东祸首不知数,草间澒洞昏尘雾。沛中壮士三千人,奋臂一呼白日暮。 沛公尔时拔剑出,马上河山开战绩。灭秦蹙汉指顾间,俎醢韩彭兵未息。 泗上归来血洗刀,沛中父老迎旌旄。游子悲歌对旧邑,战士猛气横新醪。 沛中高宴留十日,六军更寿欢无极。千秋万岁汤沐乡,五剧三条贵游宅。 谁知今日歌风台,一丘废土藏蒿莱。请看帝图有销歇,焉得人事无倾摧。 从来时命论通塞,萧樊不遇终谁识。君行若见沛中人,为我幸谢屠缯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芒砀(máng dàng):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永城市。
  • 大泽:指广阔的湖泊或沼泽地。
  • 嘘云气:形容云气蒸腾,气象万千。
  • 沛中:指沛县,今属江苏省。
  • 兴如猬:比喻众多而密集,如刺猬的刺。
  • 黔黎:指百姓。
  • 鼎沸:形容局势动荡,如鼎中的水沸腾。
  • 山东: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 澒洞(hòng tóng):形容水势汹涌。
  • 泗上:指泗水之滨,沛县所在地。
  • 旌旄(jīng máo):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旗。
  • 新醪(láo):新酿的酒。
  • 汤沐乡:指封地,古代诸侯封赐给臣子的土地。
  • 五剧三条:形容街道纵横,繁华热闹。
  • 歌风台:古代的宴乐场所。
  • 倾摧:崩溃,毁灭。
  • 通塞:指命运的好坏。
  • 萧樊:指萧何和樊哙,刘邦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 屠缯客:指屠夫和织工,比喻普通百姓。

翻译

你没看见芒砀山上的大泽云气蒸腾,沛县的子弟们如刺猬般密集兴起。可怜那些豪杰因秦法而怨恨,只让百姓哀叹局势如鼎中水沸腾。山东的祸首不知有多少,草间水势汹涌,尘雾昏暗。沛县有三千壮士,振臂一呼,白日都为之暗淡。沛公此时拔剑而出,马上河山展开战绩。灭秦建汉只在指顾间,韩彭被俎醢,兵戈未息。泗水边归来,血洗刀剑,沛县父老迎接军旗。游子对着旧邑悲歌,战士的猛气与新酿的酒相映。沛中高宴留连十日,六军更是欢庆无极。千秋万岁的封地,繁华的街道,贵游的宅邸。谁知今日的歌风台,只剩一丘废土和蒿莱。请看帝国的版图有消长,人事又怎能无崩溃。自古以来,命运论好坏,萧何、樊哙不遇,终有谁识。君行若见沛中人,请为我向屠夫和织工致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沛县子弟在秦末乱世中的英勇与悲壮,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如“芒砀大泽嘘云气”、“兴如猬”等,形象地展现了沛中子弟的崛起和秦末的动荡局势。同时,通过对沛公刘邦的赞颂,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最后,诗人通过对歌风台废墟的描写,抒发了对人事无常、帝国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关怀。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