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作朱宪使双寿长歌
嵚崟大伾山,西遮黎阳口。白马遥盘匏子堤,黄河如带东南走。
东南万里入蓬瀛,毂转雷奔大壑惊。长淮一泻不知岁,至今惟见山峥嵘。
山上丹厓合翠谷,别有日月非尘俗。问言谁向此中隐,西台使君茅作屋。
使君早日客长安,襆被香分画省兰。兵符一领辽海震,戎轩再驾朔漠寒。
閒心旧爱春山蕨,忽解绯衫辞帝阙。黎阳一卧几经年,醉弄大伾山上月。
山月沈沈吐玉楼,绿萝飞花碧草秋。有时更涉沧洲趣,钓艇烟蓑对白头。
松间鼓琴俯流水,猿鹤夜声清心耳。少年记作金闺游,一经又见金闺起。
珠袍锦带开旧箧,走马曲江春色里。只今花树满河阳,亦有槐阴如市里。
使君年岁七十强,红颜玉骨何昂藏。郎君自献南山曲,戏取宫袍作舞裳。
齐眉玉案双尊酒,皬然又睹西王母。雕盘绮食罗秋堂,凤箫象管无不有。
仙家缥缈六鳌峰,五城楼台春气浓。大伾如块河如一杯水,使君笑挟两茅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嵚崟(qīn yín):形容山势高耸。
- 大伾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浚县。
- 黎阳口:地名,位于大伾山附近。
- 匏子堤:堤名,具体位置不详。
- 蓬瀛:指神话中的仙境。
- 毂转雷奔:形容水流湍急,声如雷鸣。
- 长淮:指淮河。
- 丹厓(yá):红色的山崖。
- 西台使君:指作者所写的朱宪使,西台为其官职。
- 襆被香分画省兰:形容在京城的美好生活。
- 兵符一领辽海震:指朱宪使曾领兵震慑辽海地区。
- 戎轩再驾朔漠寒:再次出征北方寒冷之地。
- 春山蕨:春天的山蕨菜。
- 绯衫:红色的官服。
- 帝阙:皇宫。
- 大伾山上月:大伾山上的月亮。
- 绿萝飞花碧草秋:形容山中秋天的景色。
- 沧洲趣:指隐居水边的生活乐趣。
- 钓艇烟蓑对白头:形容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 金闺:指朝廷。
- 珠袍锦带:华丽的服饰。
- 河阳:地名,今河南省孟州市。
- 槐阴如市里:形容槐树成荫,如同市集。
- 红颜玉骨:形容朱宪使虽年老但精神矍铄。
- 郎君:指朱宪使的儿子。
- 齐眉玉案:形容宴席上的食物摆放整齐。
- 皬然:形容女子美丽的样子。
- 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 雕盘绮食:精美的食物。
- 凤箫象管:指宴席上的音乐。
- 仙家缥缈六鳌峰:形容仙境中的山峰。
- 大伾如块河如一杯水:形容大伾山和黄河在仙境中显得微不足道。
- 茅龙:神话中的一种龙。
翻译
大伾山高耸,西边遮蔽着黎阳口。白马在匏子堤上盘旋,黄河如同一条带子向东南奔流。东南方向的黄河流入神话中的仙境,水流湍急,声如雷鸣,令人震惊。淮河一泻千里,不知岁月流逝,至今只见山势峥嵘。山上的红色山崖与翠谷相映,仿佛别有洞天,非尘世所能比拟。询问谁在此隐居,原来是西台使君以茅草为屋。
使君早年客居长安,享受着京城的美好生活。一次领兵震慑辽海,再次出征北方寒冷之地。他闲暇时喜爱春天的山蕨,忽然脱下红色官服,辞别皇宫。在黎阳卧病多年,醉心于大伾山上的月光。山月沉沉,映照着玉楼,绿萝飞花,碧草秋色。有时更体验隐居水边的乐趣,钓艇与烟蓑相对,白发苍苍。
在松间鼓琴,俯瞰流水,猿鹤夜间的叫声清心耳。年轻时曾在朝廷游历,如今又见朝廷兴起。华丽的服饰从旧箱中取出,骑马在曲江春色中。如今河阳花树满地,槐树成荫如同市集。
使君年岁七十有余,红颜玉骨,精神矍铄。他的儿子献上南山曲,戏取宫袍作为舞裳。宴席上食物摆放整齐,美丽的女子又见西王母。精美的食物与音乐罗列秋堂,仙境中的山峰缥缈,春气浓郁。大伾山和黄河在仙境中显得微不足道,使君笑着挟带两茅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朱宪使的生平与隐居生活,通过对比其在朝廷与隐居的不同境遇,展现了其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精神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嵚崟大伾山”、“黄河如带东南走”等,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通过对朱宪使隐居生活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仙境般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