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于子冲大参请急南旋

长安城头秋雨繁,长安城下双朱轓。 去年忽向洛阳道,今年却入长安门。 谁道分司非达宦,谁言朝请不承恩。 行边惯试渥洼马,到阙仍依白虎幡。 忆昨匈奴入边塞,陇坂以西杀气昏。 右方王将旃庐满,北地烟尘士女奔。 元臣庙略驰三殿,上将戎轩历五原。 青海几经传尺檄,玉关依旧有游魂。 翻令蛮府提锋锐,欲扫干戈静塞垣。 谢公谈笑亦何易,贾生流涕亦太烦。 竞说请缨临瀚海,争言倚剑出昆崙。 尔曹落落不入眼,此事悠悠谁与论。 我今但欲拂衣去,斗酒悲歌意气存。 看君四十头未白,勉加餐食无多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轓(fān):古代车上的红色帷幔,常用来指代高官的座车。
  • 分司:古代官职,指分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员。
  • 达宦:显达的官员。
  • 朝请:古代官员朝见皇帝的礼仪。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渥洼马:传说中产于渥洼(今甘肃境内)的良马。
  • 白虎幡:古代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帜。
  • 庙略:指朝廷的军事策略。
  • 戎轩:战车。
  • 五原:古代地名,今内蒙古境内。
  • 青海:古代地名,今青海湖一带。
  • 尺檄:短小的文书,常用于传递紧急军情。
  • 玉关:即玉门关,古代边塞关隘。
  • 蛮府:指边疆的军事机构。
  • 锋锐:指精锐的军队。
  • 塞垣:边塞的城墙。
  • 谢公:指东晋名臣谢安。
  • 贾生:指西汉文学家贾谊。
  • 瀚海:古代对戈壁沙漠的称呼。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尔曹:你们。
  • 落落:形容孤高,不随和。
  • 拂衣:形容辞官归隐。
  • 斗酒:指饮酒。

翻译

长安城头的秋雨繁密,长安城下有两辆红色的高官座车。去年你忽然去了洛阳,今年又回到长安。有人说分管事务的官员不是显达的官员,有人说朝见皇帝的礼仪不会受到恩宠。你行军时习惯骑着渥洼的良马,到朝廷仍依仗着白虎幡的威严。

记得去年匈奴入侵边塞,陇山以西杀气腾腾。右边的王将帐篷满布,北地的烟尘中士女奔逃。朝廷的军事策略传到三殿,上将驾着战车历经五原。青海几经传递紧急军情,玉门关依旧有游魂。

反而让边疆的军事机构调动精锐,想要扫除战乱,使边塞平静。谢安的谈笑也不容易,贾谊的流泪也太过烦扰。人们争说请缨去瀚海,争言倚剑出昆仑。你们这些人不入我的眼,这件事悠悠谁来评论。

我现在只想辞官归隐,饮酒悲歌,意气犹存。看你四十岁还未白发,努力加餐,无需多言。

赏析

这首作品是于慎行赠给即将南归的朋友子冲的诗。诗中通过对长安城秋雨、朱轓的描绘,以及对子冲去年洛阳之行和今年回长安的叙述,展现了子冲的官场生涯。诗中还穿插了对边疆战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并劝勉朋友珍惜时光,努力生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朋友的深情。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