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张隐君双梅图

浣花溪畔即方塘,别有罗浮两树霜。 国色并呈县圃玉,寒英对点寿阳妆。 尊前月凝重重影,笛里风飘片片香。 闻道上林春更早,可知仙骨占群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花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溪畔有杜甫草堂。
  • 方塘:方形的水池。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仙境。
  • 两树霜:指两棵树上的梅花,因梅花常在霜雪中开放,故称“霜”。
  • 国色:指极美的颜色,这里形容梅花的美。
  • 县圃玉:县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玉指美玉,这里比喻梅花的纯洁美丽。
  • 寒英:指梅花,因其耐寒而得名。
  • 寿阳妆:寿阳,地名,今属安徽。妆,指女子化妆。这里借指梅花如女子化妆后的美丽。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月凝重重影:月光下梅花的影子重重叠叠。
  • 笛里风飘片片香:笛声中,风吹动梅花,散发出阵阵香气。
  • 上林:皇家园林,这里指皇家园林中的梅花。
  • 仙骨:指超凡脱俗的气质。
  • 占群芳:在百花中独占鳌头,指梅花在众多花卉中最为出众。

翻译

在浣花溪畔,有一方清澈的池塘,那里生长着两棵来自罗浮仙境的梅花,它们披着霜雪。这两棵梅花如同县圃中的美玉,又像是寿阳女子精心装扮后的容颜。在宴席上,月光下梅花的影子重重叠叠,笛声中,风吹动梅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听说皇家园林中的春天来得更早,那里梅花以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在百花中独占鳌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浣花溪畔的两棵梅花,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超凡脱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罗浮两树霜”、“县圃玉”、“寿阳妆”等,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同时,通过“月凝重重影”和“笛里风飘片片香”的描写,传达了梅花在月光和笛声中的幽雅与香气。最后,以“仙骨占群芳”作结,强调了梅花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地位和超凡气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