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益甫给事使怀庆郑府

覃怀名胜肃风烟,仙使轺车春草前。 山抱虎牢看作砺,树蟠狐岭若从天。 歌风不独思商俗,为命今应继郑贤。 归道霜驱应便发,建章宵几正筹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覃怀:地名,今河南省沁阳市,古称覃怀。
  • 肃风烟:形容景色庄严,气象肃穆。
  • 仙使轺车:指使者乘坐的轻便马车,轺车是一种古代轻便的马车。
  • 春草前:春天草地上。
  • 虎牢: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是古代著名的关隘。
  • 作砺:比喻山势险峻,如磨刀石。
  • 狐岭: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处险峻的山岭。
  • :盘曲,环绕。
  • 歌风:指歌颂风俗。
  • 商俗:商代的习俗。
  • 为命:指受命,接受使命。
  • 郑贤:指郑国的贤人。
  • 归道:返回的路途。
  • 霜驱:指霜降时节,天气转冷。
  • 建章:指宫殿,这里可能指朝廷。
  • 宵几:夜晚的桌子,引申为夜晚的工作或筹划。
  • 筹边:筹划边防事务。

翻译

覃怀之地风景庄严,春草地上使者的轻便马车缓缓前行。山峦环抱虎牢关,险峻如磨刀石,树木盘曲在狐岭之上,仿佛从天而降。这里不仅怀念商代的习俗,今日的使命也应继承郑国的贤德。归途上霜降时节,天气转冷,而朝廷夜晚仍在筹划边防事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使者前往怀庆郑府途中的景色与心情。诗中,“覃怀名胜肃风烟”一句,既点明了地点,又通过“肃风烟”描绘了景色的庄严。后文通过对虎牢、狐岭的描绘,展现了路途的险峻与壮美。诗的末尾,通过“归道霜驱”与“建章宵几”的对比,表达了使者对使命的重视以及对国家边防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对国家大事的忠诚与担当。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