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里中健儿归自朝鲜述单中事有感

从军年少说成功,道逐楼船过海东。 几见蛮烟迷月黑,曾看猎火照波红。 椎牛已自空夷国,赐币还应出汉宫。 叹息愚痴石司马,枉将七尺殉和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楼船:古代的大型战船。
  • 蛮烟:指朝鲜半岛的烟雾,这里指战争的烟尘。
  • 猎火:战火。
  • 椎牛:杀牛,这里指战争中的牺牲。
  • 赐币:赏赐的财物。
  • 汉宫:指明朝的朝廷。
  • 愚痴:愚蠢无知。
  • 石司马:指石亨,明朝的一位将领,因主张和议而被贬。
  • 殉和戎:为和议而牺牲。

翻译

听闻家乡的年轻勇士从朝鲜归来,讲述在战场上的事迹,我心中有所感慨。 年轻的士兵们谈论着他们的战功,他们驾驶着战船穿越东海向东进发。 曾经目睹过那蛮荒之地被战争的烟尘笼罩,月亮都显得黯淡无光; 也曾见证过战火照亮了波涛,映出一片红色。 战争已经使得那片土地空无一人,只剩下杀牛的场景; 而朝廷为了和平,还不得不赐予财物。 我叹息那位愚蠢无知的石司马,他竟然为了和议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年轻士兵从朝鲜战场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蛮烟迷月黑”和“猎火照波红”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而“椎牛已自空夷国”和“赐币还应出汉宫”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的损失。最后,对石司马的批评,更是对那些不顾国家利益,盲目追求和平的行为的强烈谴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