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
- 轻裘:轻便的皮衣。
- 旄头: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汗血:指汗血宝马,古代西域出产的良马。
- 西极:指西域。
- 司马法:古代兵书,相传为司马穰苴所著。
- 折冲:指制敌取胜。
- 卧龙: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被誉为“卧龙”。
- 燕代:指古代燕国和代国地区,今河北、山西一带。
- 沙海:沙漠。
-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形似喇叭,用以发出哀怨之声。
翻译
你经过崆峒山,剑光闪烁,轻便的皮衣和千骑兵马簇拥着你登上高台。 旄头旗在夜晚从黄河边升起,汗血宝马从西域的秋天赶来。 你布置阵法,自传司马兵法,制敌取胜,真有卧龙诸葛之才。 如今在燕代地区讨论攻守战略,沙漠中风声呼啸,画角发出哀怨之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史佥事兵备邠泾的英勇形象和边疆战事的紧张氛围。通过“崆峒剑色开”、“轻裘千骑拥登台”等意象,展现了史佥事的威武气势。后句以“旄头夜向黄河出”、“汗血秋从西极来”暗示了边疆的动荡和战事的频繁。结尾的“沙海风生画角哀”则抒发了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危的关切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