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迎子冲可大二丈入对

旅鬓风尘感岁华,故人今日尚天涯。 三年梦隔长安月,千里春期上苑花。 济北鸿声来拥传,湖西雪色隐乘槎。 即看醉握双龙剑,依旧燕城卧酒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迎:派遣迎接。
  • 子冲: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可大:人名,同上。
  • 二丈:古代对朋友的尊称,相当于“先生”。
  • 旅鬓:旅途中的鬓发,指旅途的辛苦。
  • 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和世俗的纷扰。
  • 岁华:岁月的流逝。
  • 故人:老朋友。
  • :仍然。
  • 长安月:长安的月亮,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京城。
  • 上苑花:皇家园林中的花,象征着繁华和美好。
  • 济北:地名,今山东省济南市一带。
  • 鸿声:大雁的叫声,常用来象征远方的消息。
  • 拥传:拥护传递,这里指消息的传递。
  • 湖西: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湖的西边。
  • 雪色:雪的景象。
  • 乘槎:乘船,槎是古代对船的称呼。
  • 双龙剑:宝剑的美称,象征着武力和英勇。
  • 燕城:地名,可能是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
  • 卧酒家:在酒店中休息,指诗人放纵的生活状态。

翻译

派遣迎接子冲和可大两位先生入内对话。

旅途中的鬓发因风尘而感到岁月的流逝,老朋友今天仍然在天涯。 三年来,梦境总是隔着长安的月亮,千里之外的春期,皇家园林的花开。 济北传来大雁的叫声,消息拥护传递,湖西的雪景隐约可见乘船的人。 看着醉握双龙剑,依旧在燕城的酒家中休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旅鬓风尘感岁华”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长安月、上苑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京城繁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最后两句“即看醉握双龙剑,依旧燕城卧酒家”,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放纵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