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七解
西风烈烈霜满庭,天寒波深列宿明。孤堂四壁络纬鸣,念君远客忧思盈。
日月相逐逝不停,百川东下如建瓴。谁能怀忧心不惊,抚时感事中怦怦。
就枕假寐不能成,揽衣起步露沾缨。月出皎皎照前楹,群鸟栖树寒无声。
孤鸿何为中夜征,踯躅四顾伤人情,尔胡不归独屏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歌行:古代乐府诗题,多写离别之情。
- 七解:指这首诗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表达不同的情感或景象。
- 西风烈烈:西风猛烈。烈烈,形容风声或风势。
- 霜满庭:庭院里满是霜。
- 列宿明:星星明亮。列宿,指星星。
- 络纬鸣:蟋蟀鸣叫。络纬,即蟋蟀。
- 忧思盈:充满忧虑和思念。
- 日月相逐:太阳和月亮交替出现。
- 逝不停:不停流逝。
- 百川东下:众多河流向东流去。
- 如建瓴:像倒水一样迅速。建瓴,指倒水。
- 中怦怦:心中怦怦直跳,形容心情激动或不安。
- 就枕假寐:躺在枕头上假装睡觉。
- 揽衣起步:披上衣服起身。
- 露沾缨:露水沾湿了帽带。缨,帽带。
- 前楹:前面的柱子。
- 孤鸿:孤独的鸿雁。
- 中夜征:半夜飞行。
- 踯躅:徘徊不前。
- 四顾:四处张望。
- 独屏营:独自徘徊。屏营,徘徊。
翻译
西风猛烈,霜覆盖了整个庭院,天空寒冷,星星闪烁。孤寂的堂屋四壁回荡着蟋蟀的鸣叫,我思念着远方的你,忧虑和思念充满了心间。
日月交替,时间不停流逝,众多河流如倒水般迅速向东流去。谁能心怀忧愁而不惊慌,我抚摸着时光,感受着内心的激动。
躺在枕头上假装睡觉,却无法入睡,披上衣服起身,露水沾湿了我的帽带。月亮皎洁,照亮了前面的柱子,群鸟在树上栖息,寒冷中没有声音。
孤独的鸿雁为何在半夜飞行,徘徊四顾,令人感伤,你为何不归,独自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西风、霜、星星、蟋蟀等,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日月流逝、河流东去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以孤鸿的徘徊和独自的徘徊,深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