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春二月丙戍天雨新霁卉木向荣遥睇紫微复动游山之兴因述一首奉寄一鹤子材复东良性诸友洎古道明远大用默庵方外交以订其约云
东风日夜催花发,花满溪南路不分。
三月黧黄成鼓吹,四山金翠扫烟云。
题诗尚忆维摩室,酌酒重登帝子坟。
如此风光君莫负,画船归载石榴裙。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子: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查询。
- 丙戍:古代干支纪日法中的一个日期,具体对应哪一天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查询。
- 紫微:古代星象学中的紫微垣,常用来指代帝王的居所,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山名或地名。
- 洎(jì):及,到。
- 黧黄:指黄鹂鸟。
- 鼓吹: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这里指黄鹂的鸣叫声。
- 维摩室:指佛教中的维摩诘居士的居室,这里可能指某个寺庙或僧人的居所。
- 帝子坟:指帝王的陵墓。
- 石榴裙:古代妇女常穿的一种裙子,这里泛指女性。
翻译
春风日夜不停地催促花朵绽放,花儿开满了溪流南岸的路,让人难以分辨。 三月的黄鹂鸟鸣叫声如同鼓吹乐,四周山上的金翠色树叶扫去了烟云。 题写诗句时回忆起曾在维摩室中的时光,再次登上帝王的陵墓,酌酒重游。 这样的风光大家不要辜负了,画船归来时载着穿着石榴裙的女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盛景和诗人的游山之兴。诗中,“东风日夜催花发”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花满溪南路不分”则进一步以视觉上的繁花似锦来渲染春天的美丽。后两句通过对黄鹂鸟鸣和山色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声音和色彩。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朋友们共同享受春光美景的邀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充满了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贝琼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霁后望山中春雪 》 —— [ 宋 ] 王禹偁
- 《 登仕郎曾忠佐迎母王于乐氏母许新居成即归于是筑第高沙极轮奂母欲迁而逝乃虚中堂榜之曰思永为赋四韵 》 —— [ 宋 ] 周必大
- 《 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 》 —— [ 明 ] 于鉴之
- 《 山中春晚寄贾员外 》 —— [ 五代十国 ] 谭用之
- 《 壬辰1832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 —— [ 清 ] 徐必观
- 《 戊辰仲春东巡祭阙里秩岱宗初四日自京奉皇太后启程得诗八韵 》 —— [ 清 ] 弘历
- 《 仲春经筵 》 —— [ 清 ] 弘历
- 《 二月过半犹未见花昨日逢之珍云已有小桃因成短句 》 —— [ 宋 ] 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