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 贝琼
露下百草变,凄凄天地秋。 亦如中年客,玉颜安可留。 山鸣迅商激,水涸行潦收。 恩方改团扇,意复存弊裘。 梧桐叶尽脱,孤雏夜啾啾。 光景忽已逝,感之双涕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下百草变:露水落下,百草随之变化。
  • 凄凄:形容天气寒冷或心情凄凉。
  • 天地秋:整个世界都进入了秋天。
  • 中年客:中年的人。
  • 玉颜:美丽的容颜。
  • 安可留:怎么能留得住。
  • 山鸣:山中回响。
  • 迅商:秋风。
  • 水涸:水干涸。
  • 行潦:路上的积水。
  • :消失。
  • 恩方改团扇:恩宠像夏天用的团扇一样被改变。
  • 意复存弊裘:心意又像保存的破旧皮衣一样。
  • 梧桐叶尽脱:梧桐树的叶子全部脱落。
  • 孤雏:孤独的小鸟。
  • 夜啾啾:夜晚发出啾啾的叫声。
  • 光景:时光,景象。
  • 忽已逝:忽然已经逝去。
  • 感之双涕流:感动得双泪流下。

翻译

露水落下,百草随之变化,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凄凉的秋天。就像中年的人,美丽的容颜怎能留得住。山中回响着秋风的呼啸,水干涸了,路上的积水也消失了。恩宠像夏天用的团扇一样被改变,心意又像保存的破旧皮衣一样。梧桐树的叶子全部脱落,孤独的小鸟在夜晚发出啾啾的叫声。时光忽然已经逝去,感动得双泪流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诗中“露下百草变,凄凄天地秋”直接点明了秋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变迁,而“亦如中年客,玉颜安可留”则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生相结合,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哀愁。后文通过对山、水、梧桐叶和孤雏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秋天的萧瑟和人生的感慨,最终以“光景忽已逝,感之双涕流”作结,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