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轩夏日书怀

· 贝琼
锦水西头处士家,深林无径绿阴遮。 窗前翠合书带草,阶下红开旌节花。 本藉居亭苏老病,屡从宴赏悦清华。 一双海鸟无机事,日日飞来傍钓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水:指水名,此处可能指锦江,位于四川成都。
  • 处士:指未出仕的士人,即隐居的学者。
  • 书带草:一种植物,叶子细长,常用来比喻书卷之气。
  • 旌节花:一种花,此处可能指某种色彩艳丽的花。
  • :凭借,依靠。
  • 居亭:指隐居的地方。
  • 苏老病:指通过隐居生活来缓解或治愈老年疾病。
  • 清华:指清雅华贵,这里可能指宴赏的环境或氛围。
  • 海鸟:指海上的鸟,这里可能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无机事:指没有世俗的纷扰和事务。
  • 钓槎:指钓鱼的小船。

翻译

在锦水西头,住着一位隐士的家,那里的深林小径被茂密的绿荫所遮蔽。窗前,翠绿的书带草交织成一幅画,阶下,鲜艳的旌节花盛开。他本依靠隐居来缓解老年的疾病,却屡次从宴赏中感受到清雅华贵的乐趣。一对海鸟,没有世俗的纷扰,每天飞来,围绕着钓鱼的小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夏日的生活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隐士清静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深林无径绿阴遮”一句,既表达了隐士居所的幽静,也暗示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后文通过对书带草、旌节花的描绘,以及对海鸟无拘无束生活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隐士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