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

· 贝琼
七星昱昱大将旗,猛士百万皆熊罴。 迢迢远出雁门塞,汉虏相见还相持。 军中无粮杀牛马,夜得降人知众寡。 天山月黑潜度兵,飞箭著人如雨下。 捷书明日报甘泉,死者白骨归何年。 春风草绿秋风白,魂魄为君长守边。 五岳为城海为堑,天下人当亲弓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星昱昱:形容旗帜上的星星图案明亮闪烁。昱昱(yù yù),明亮的样子。
  • 大将旗:将军的旗帜。
  • 熊罴:熊和罴,都是猛兽,比喻勇猛的战士。
  • 雁门塞:古代边塞名,位于今山西省北部,是古代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处。
  • 相持:相互对峙,僵持不下。
  • 降人:投降的人。
  • 天山:山脉名,位于中国西北部,此处泛指边疆地区。
  • 甘泉:地名,此处指朝廷。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壕沟,此处比喻国家的边防。
  • 亲弓剑:亲近武器,指随时准备战斗。

翻译

七星旗帜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大将的旗帜高高飘扬,百万猛士如同熊罴一般勇猛。他们长途跋涉,穿越遥远的雁门塞,与汉地的敌人相遇,双方僵持不下。军中粮食耗尽,只能宰杀牛马为食,夜晚通过投降的人得知敌人的数量。在月黑风高的天山之夜,悄悄地派遣士兵潜行,飞箭如雨般射向敌人。捷报很快就会传到朝廷,但那些战死者的白骨何时才能归家?春风吹绿了草地,秋风吹白了荒原,他们的魂魄为了守护边疆而长久徘徊。以五岳为城墙,以大海为壕沟,天下的人们都应当亲近弓剑,随时准备保卫国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边疆战争的惨烈场景,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诗中“七星昱昱大将旗”和“猛士百万皆熊罴”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军队的威武气势。而“军中无粮杀牛马”和“天山月黑潜度兵”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最后,诗人以“春风草绿秋风白,魂魄为君长守边”表达了对战死者无尽的哀思和对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贝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