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粟谣

郑州民稠田不足,生计家家只耕陆。 岁饥麻豆不堪充,小户年来多种粟。 粟苗幪幪过人长,粟叶青青粟穗黄。 老妻稚子欣欣喜,晚摘成筐夜舂米。 入厨炊饭滑且香,自说无如种粟强。 乡村米价日腾涌,我粟如茨被丘陇。 世间百事总艰辛,到底勤耕不误人。 一粒落地万倍利,消得几何纳官税。 惰农好食如狼虎,奔走长年离乡土。 良田绕屋不勤耕,怨天只恐谋生苦。 岂知世物随人转,得失眼前人不见。 愚痴可笑亦可怜,作诗径为惰农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幪幪 (méng méng):茂盛的样子。
  • 舂米 (chōng mǐ):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 (cí):茅草屋顶,这里比喻粟堆。
  • (lǒng):田埂,这里指田地。

翻译

郑州人口众多,田地却不足,家家户户的生计只能依靠耕种旱地。年岁饥荒,麻豆难以充饥,小户人家近年来多选择种植粟。粟苗茂盛,高过人头,粟叶青翠,粟穗金黄。老妻和稚子都欣喜不已,晚间采摘成熟的粟穗,夜晚舂米。入厨房煮饭,饭粒滑嫩且香气四溢,自言自语说种粟比什么都强。乡村的米价日益高涨,而我的粟却像茅草屋顶一样覆盖了田野。世间百事总是艰辛,但勤劳耕作终究不会辜负人。一粒粟种落地,万倍利益,足以缴纳官税。懒惰的农人好吃懒做如同狼虎,常年奔波离乡背井。良田环绕屋舍却不勤于耕作,只怨天尤人,恐怕是谋生太苦。殊不知世间万物随人而变,得失只在眼前,人们却看不见。愚痴可笑亦可怜,我作此诗,正是为了劝诫那些懒惰的农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勤劳与懒惰的农人,深刻揭示了勤劳致富、懒惰致贫的道理。诗中描绘了郑州地区因人口众多而田地不足的困境,以及小户人家通过勤劳种植粟来改善生活的情景。通过对粟苗茂盛、粟穗金黄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勤劳带来的丰收喜悦。同时,通过对懒惰农人的批评,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是对勤劳精神的赞美,也是对懒惰行为的警示。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