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墓

晨兴驾我车,行行造古墓。 墓门一何寥,踟蹰久延顾。 白阡修且直,青松夹中路。 借言葬者谁,汉时徐孺子。 麟出谅不偶,龙潜竟何以。 峨峨东都会,蔼蔼青云士。 一鸣争及时,迈迹歆先轨。 冠盖纷若云,车马阗京里。 鸣玉气自振,排闼情难已。 鸿钟有竞动,大策无停纪。 斯人独岑寂,哀叹劳心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前往,到达。
  • 墓门:墓地的入口。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白阡:白色的墓道。
  • 徐孺子:东汉时期的隐士徐稚,字孺子。
  • 麟出:麒麟出现,比喻杰出的人物出现。
  • 龙潜:龙潜伏,比喻有才能的人隐居不出。
  • 东都会:指东汉的都城洛阳。
  • 蔼蔼:形容人多。
  • 青云士:指有远大志向和才能的人。
  • 迈迹:超越前人的足迹。
  • :敬仰,羡慕。
  • 先轨:前人的榜样。
  • 冠盖:官员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员。
  • :充满。
  • 京里:京城。
  • 鸣玉:古代官员腰间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比喻有才能的人显露才华。
  • 排闼:推开门,比喻有才能的人积极进取。
  • 鸿钟:大钟,比喻重大的事业或决策。
  • 大策:重大的策略或计划。
  • 岑寂:寂静,孤独。
  • 哀叹:悲伤叹息。
  • 劳心:忧虑,操心。

翻译

清晨起来,我驾着车,前往古老的墓地。墓地的入口是多么的寂静,我徘徊不前,久久地凝视。白色的墓道修长而笔直,青松夹道而立。我问这是谁人的墓地,得知是汉代徐孺子的安息之地。杰出的人物出现往往不逢其时,有才能的人隐居又该如何呢?东汉的都城洛阳,聚集着众多有志之士。他们争相及时地展现才华,超越前人的足迹,令人敬仰。京城中官员云集,车马喧嚣。有才能的人显露才华,积极进取,情感难以自抑。重大的事业和决策在竞相推动,重大的策略和计划从未停歇。而这位徐孺子却独自寂寞,悲伤叹息,忧虑重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徐孺子墓地的寂静景象,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与哀思。诗中,“白阡修且直,青松夹中路”等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墓地的庄严与肃穆。同时,通过对比京城的喧嚣与徐孺子的寂寞,突出了徐孺子的高洁与孤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缅怀之情。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