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出塞曲

· 贝琼
早从汉捕虏,万里唯一身。 军中已三年,苦乐安可陈。 但见陇底雪,不识陇头春。 北风利刀剑,肌肤皆尽皴。 天王正开边,讵恤中国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模仿,这里指模仿创作。
  • 出塞曲:古代诗歌的一种,多描写边塞生活或战士出征的情景。
  • 汉捕虏:指汉朝时期的捕虏将军,这里泛指出征的将士。
  • 陇底:陇山的底部,陇山位于今甘肃省一带。
  • 陇头:陇山的顶部。
  • (cūn):皮肤因寒冷而裂开。
  • 天王:指皇帝,这里可能指明朝的皇帝。
  • 开边:指扩张边疆,进行战争。
  • (jù):岂,表示反问。

翻译

早年跟随汉朝的捕虏将军出征,万里征途只有我一人。 在军中已经度过了三年,其中的苦与乐又怎能一一陈述。 只见过陇山脚下的雪,却未曾领略陇山顶上的春光。 北风如同锋利的刀剑,使得肌肤全都裂开了。 皇帝正在扩张边疆,哪里会顾及中原的百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反映了战争对普通士兵的残酷影响。诗中“军中已三年,苦乐安可陈”表达了士兵们长期远离家乡,生活艰苦,而他们的感受却无人能真正理解。后两句“北风利刀剑,肌肤皆尽皴”则形象地描绘了边塞严寒的气候和士兵们身体的痛苦。最后两句“天王正开边,讵恤中国民”则透露出对皇帝不顾百姓疾苦,一味扩张边疆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