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生诗三首

· 贝琼
负版行欲僵,飞蝇死犹集。 赴烛夜蛾焚,好酒猩猩泣。 所以思远托,道路方险涩。 宁希百金赏,岂慕千户邑。 永言从我求,鹪鹩惟一粒。 有材寔为累,无欲安所入。 韩彭苦不悟,羞同匹夫执。 商山今寂寥,高风邈难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负版:背负重物。
  • :僵硬,不能动弹。
  • :聚集。
  • 赴烛:扑向烛火。
  • 夜蛾:夜间活动的蛾子。
  • :烧。
  • 猩猩泣:猩猩哭泣。
  • 远托:远方的寄托。
  • 险涩:艰险难行。
  • 宁希:宁愿希望。
  • 百金赏:重赏。
  • 千户邑:指大的封地或城邑。
  • 永言:长言,指长久的承诺。
  • 鹪鹩:一种小鸟,比喻微小的东西。
  • :同“实”,确实。
  • :拖累,负担。
  • 无欲:没有欲望。
  • 安所入:何处安身。
  • 韩彭:指韩信和彭越,两位汉初的名将。
  • 苦不悟:苦于不悟,指不理解或不接受某种道理。
  • 羞同:羞于与...相同。
  • 匹夫执:普通人的执着。
  • 商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
  • 寂寥:寂静无人。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遥远。
  • 难及:难以达到。

翻译

背负重物的人快要僵硬不动,飞蝇死后仍然聚集。夜蛾扑向烛火自焚,猩猩因好酒而哭泣。因此思念远方的寄托,道路正艰险难行。宁愿希望得到重赏,也不羡慕大的封地或城邑。长久的承诺只为了微小的东西,有才能确实是一种负担,没有欲望又何处安身。韩信和彭越苦于不理解,羞于与普通人相同执着。商山如今寂静无人,高尚的风范遥远难以达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负重者、飞蝇、夜蛾和猩猩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诗中,“负版行欲僵”与“飞蝇死犹集”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而“赴烛夜蛾焚”与“好酒猩猩泣”则进一步以寓言的形式,讽刺了盲目追求与无谓牺牲。后文通过对“远托”、“险涩”的描绘,以及对“百金赏”与“千户邑”的取舍,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权衡。最后,以“韩彭苦不悟”和“商山今寂寥”作结,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怀。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