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

· 贝琼
青松类贫士,落落惟霜皮。 已羞三春艳,幸存千岁姿。 蝼蚁穴其根,乌鹊巢其枝。 时蒙过客赏,但感愚夫嗤。 回飙振空至,百卉落无遗。 苍然上参天,乃见青松奇。 苟非厄冰雪,贞脆安可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落:孤傲,超然不群。
  • 霜皮:指树皮苍白如霜。
  • 三春艳:指春天的花朵艳丽。
  • 千岁姿:指松树长久的生命力。
  • 蝼蚁:蚂蚁。
  • 乌鹊:乌鸦。
  • 回飙:回旋的风。
  • 贞脆:坚贞与脆弱。

翻译

这青松就像贫穷的士人,孤傲超然,树皮苍白如霜。 它羞于与春天的花朵争艳,却庆幸自己拥有千年的姿态。 蚂蚁在它的根部挖穴,乌鸦在它的枝头筑巢。 偶尔得到过客的赞赏,但也常被愚昧的人嘲笑。 当回旋的风猛烈吹来,所有的花草都凋落无存。 只有青松苍然挺立,高耸入云,这才显出它的奇特。 如果不是经历了冰雪的考验,它的坚贞与脆弱又怎能得知呢?

赏析

这首作品以青松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贫士的孤傲与坚韧。诗中,“青松类贫士”一句,即表明了青松与贫士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具有超然不群的品质。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春天的花朵与青松,进一步突出了青松的独特之处。在风雨中,青松依然挺立,这不仅展现了它的生命力,也象征了贫士的坚韧不拔。最后,诗人提出,只有经历了冰雪的考验,才能真正看出青松的坚贞,这也暗示了贫士在困境中的坚守与不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青松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贫士精神的崇敬。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