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林客居二首寄戴良佐沈复东

· 贝琼
高人戴安道,词客沈休文。 共喜成三友,何劳比五君。 园荒葵自种,水近竹宜分。 钟鼎非吾事,山中看白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林:清澈的林间。
  • 客居:旅居在外。
  • 戴良佐:人名,可能为诗人的朋友。
  • 沈复东:人名,可能为诗人的朋友。
  • 高人:指品德高尚、超脱世俗的人。
  • 戴安道:人名,可能为诗人的朋友。
  • 沈休文:人名,可能为诗人的朋友。
  • 三友:指三位朋友。
  • 五君:指五位君子,这里可能是指五位朋友。
  • 园荒:荒废的园子。
  • :一种植物,这里指葵菜。
  • 水近:水边。
  • 竹宜分:竹子适宜分开种植,以保持其生长空间。
  • 钟鼎:古代的乐器和食器,象征富贵和权力。
  • 山中看白云:在山中观赏白云,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在清澈的林间旅居,我写了两首诗寄给戴良佐和沈复东。

品德高尚的戴安道和才华横溢的沈休文, 我们三个人成为了好朋友,何必要去比较五位君子呢。 荒废的园子里,我自种了葵菜, 水边的竹子,分开种植更适宜生长。 钟鼎之类的富贵权力并非我所追求, 我宁愿在山中观赏那飘渺的白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比“三友”与“五君”,强调了与戴安道、沈休文两位朋友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园荒自种葵菜、水近分竹的景象,展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最后,“钟鼎非吾事,山中看白云”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权势富贵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钟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