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一
岁华忽云徂,暮景桑榆迫。
农家望西成,禾黍盈阡陌。
即此遗子孙,亦何愧清白。
心与天壤宽,斗室未为窄。
邻翁来共饮,不知主与客。
坐待明月升,来照吟翁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华:岁月。
- 忽云徂:忽然流逝。
- 暮景:日暮的景色,也指晚年。
- 桑榆:比喻晚年。
- 西成:指秋天农作物成熟。
- 禾黍:泛指庄稼。
- 阡陌:田间小路。
- 遗:留给。
- 清白:廉洁无私。
- 天壤:天地之间。
- 斗室:狭小的房间。
- 吟翁:指诗人自己。
翻译
岁月匆匆流逝,晚年已近在眼前。 农家期盼秋收,庄稼遍布田间小路。 以此留给子孙,又有何愧于廉洁之名。 心胸宽广如天地,斗室亦不觉狭窄。 邻翁来共饮,不分主客。 坐等明月升起,照亮吟诗老人的宅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廉洁自守的自豪。诗中“岁华忽云徂,暮景桑榆迫”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晚年,而“农家望西成,禾黍盈阡陌”则展现了田园的丰收景象。后句“心与天壤宽,斗室未为窄”体现了诗人宽广的心胸和对物质条件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宁静安详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