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迹:隐藏行踪。
- 生涯:一生。
- 棹:船桨,这里指船。
- 歌声闻夜月:歌声在夜晚的月光下回荡。
- 笛韵:笛声的韵律。
- 和:和谐地伴随。
- 有意同归蠡:有意与范蠡一同归隐。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后隐居。
- 无心作兆熊:无心成为预示吉祥的熊。兆熊,古代认为熊是吉祥的象征。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 遁世:隐居避世。
- 吾道:我的理想或主张。
- 隆:兴盛。
翻译
隐藏行踪,不知所为何事,一生都在一叶扁舟中度过。 夜晚的月光下能听到歌声,秋风中笛声和谐地响起。 有意与范蠡一同归隐,无心成为预示吉祥的熊。 通达事理的人都选择隐居避世,我的理想何时才能兴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诗中,“晦迹知何事,生涯一棹中”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足,而“歌声闻夜月,笛韵和秋风”则进一步以音乐之美来象征这种生活的和谐与美好。后两句通过对范蠡和兆熊的对比,表明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选择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漠。最后,诗人以“达人皆遁世,吾道几时隆”表达了对理想实现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坚定的信念。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
李贤(原德)的其他作品
- 《 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一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 归田园居六首其五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一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答庞参军 》 —— [ 明 ] 李贤(原德)
- 《 秋夜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酬丁柴桑二章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一 》 —— [ 明 ] 李贤(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