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

好士能诛笑躄人,士如毛遂更无伦。 当时未解邯郸厄,门下谁知却帝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ì):瘸腿。
  •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以自荐出使楚国,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救赵而闻名。
  • 无伦:无比,无与伦比。
  • 邯郸厄:指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国围困的危机。
  • 帝秦:指秦国,因秦最终统一六国,故称帝秦。

翻译

平原君善于招纳贤士,甚至不惜诛杀嘲笑瘸腿者的人,他的门客中,毛遂更是无人能比。当时还未意识到邯郸被秦国围困的危机,他的门下又有谁会想到,最终竟是秦国称帝统一了六国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平原君好士之举的赞扬,以及对毛遂的特别提及,展现了平原君门下的英才。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当时局势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暗示了秦国的崛起和赵国的衰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