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方图展佳趣,二客空山游。 峰回石路转,籁息林壑幽。 断崖锁烟萝,阴涧鸣琳球。 担头空翠湿,屐齿苔痕留。 百折度崎岖,千尺看飞流。 残月堕屏嶂,枯松挂?猴。 溪云凉带雨,山色净含秋。 霜重丹枫落,岩深岚气浮。 太行历危险,羊肠任夷犹。 蜀道古云难,攀缘竟何求。 遥知飞鸟倦,疑闻杜鹃愁。 崔嵬到绝顶,高寒透重裘。 飘然发遐想,俯景豁吟眸。 会当逢仙子,携手访丹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籁息(lài xī):指自然界的声音停止。
  • 琳球(lín qiú):美玉,这里形容水声清脆如玉。
  • 空翠(kōng cuì):指山中的翠绿色。
  • 屐齿(jī chǐ):木屐的齿,这里指行走的痕迹。
  • 屏嶂(píng zhàng):像屏风一样的山峰。
  • ?猴(xī hóu):一种猴子。
  • 岚气(lán qì):山中的雾气。
  • 羊肠(yáng cháng):形容道路曲折狭窄。
  • 夷犹(yí yóu):从容不迫。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丹丘(dān qiū):神话中的仙境。

翻译

我们正要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两位客人却在空旷的山中游玩。山峰回转,石头小路蜿蜒,自然的声音停止了,林间和山谷显得格外幽静。断崖上烟雾缭绕,阴暗的涧水中传来清脆的水声。担子上的翠绿色似乎被山中的湿气浸湿,木屐的齿痕留在苔藓上。曲折地走过崎岖的山路,看到千尺高的瀑布飞流直下。残月落在像屏风一样的山峰上,枯松上挂着猴子。溪边的云带着凉意,似乎还带着雨,山色清澈,含着秋意。霜重使得丹枫叶落下,岩壁深处的山气浮动。太行山历来危险,羊肠小道从容不迫地行走。蜀道自古以来就难走,攀登究竟为了什么?远处知道飞鸟疲倦,仿佛听到杜鹃的哀愁。到达险峻的绝顶,高处的寒冷透过了厚重的皮裘。飘然间产生了遐想,俯瞰景色,豁然开朗,吟咏起诗来。希望将来能遇到仙子,携手去探访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山幽谷的静谧与壮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断崖锁烟萝”、“枯松挂?猴”等,展现了山水的神秘与生机。同时,通过对“蜀道”、“太行”等地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险峻之美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