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行

· 皎然
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山中万境长寂寥,夜夜孤明我山上。 海人皆言生海东,山人自谓出山中。忧虞欢乐皆占月,月本无心同不同。 自从有月山不改,古人望尽今人在。不知万世今夜时,孤月将□谁更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寂寥(jì liáo):形容环境非常安静,空旷无人。
  • 孤明:独自明亮。
  • 忧虞(yōu yú):忧虑。
  • 欢乐:快乐。
  • 万世:指很长的时间。
  • :将要,打算。

翻译

家家户户都盼望着秋天的月亮,但总觉得不如在秋天的山上观赏。山中的世界总是那么寂静,每个夜晚,只有我山上的月亮独自明亮。

海边的居民都说他们来自海的东边,而我这个山里人自然是从山中来的。无论是忧虑还是快乐,人们都习惯于寄托在月亮上,但月亮本身并无心意,与我们的情感无关。

自从有了月亮,山就未曾改变,古人和今人都在望着它。不知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今夜的月亮,将等待着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月和秋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诗中,“山中万境长寂寥,夜夜孤明我山上”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月光的孤独,形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后文通过对“海人”和“山人”的对比,以及对月亮情感寄托的反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思考。最后,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月亮的永恒提出了疑问,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