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 王维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溪。 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 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 虚空陈伎乐,衣服制虹霓。 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殷王国:指商朝,这里比喻繁华盛世。
  • 尚父溪:地名,指尚父(姜子牙)垂钓之地,比喻隐居之地。
  • 钓矶:钓鱼时坐的石头。
  • 月殿:指高耸入云的建筑,比喻钓矶之高。
  • 云梯:高耸入云的梯子,比喻筑道之高。
  • 香象:佛教中的神兽,比喻积水之深。
  • 白鸡:传说中的神鸟,比喻深山之幽。
  • 虚空:天空。
  • 陈伎乐:陈列的音乐和舞蹈,指天上的仙乐。
  • 虹霓:彩虹,比喻衣服的色彩斑斓。
  • 三千界:佛教用语,指宇宙的广大。
  • 六一泥:道教用语,指炼丹的原料。
  • 桃源:指理想的隐居之地。
  • 遽返:急忙返回。

翻译

已经见证了繁华的商朝盛世,如今只剩下尚父垂钓的溪流。 钓鱼的石头像是开启了通往月宫的殿堂,筑起的道路如同通向云端的梯子。 积水之中仿佛漂浮着香象,深山里传来白鸡的鸣叫。 天空中陈列着仙乐,衣服的色彩如同彩虹般绚丽。 墨色点缀着广袤的宇宙,丹药飞升在炼丹的泥土中。 桃源之地不要急忙返回,再次寻访恐怕你会迷失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通过对尚父溪、月殿、云梯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和道教元素,如香象、白鸡、虚空陈伎乐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超凡脱俗的意境。结尾的“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和迷茫。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