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 元稹
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 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檐:茅草覆盖的屋檐。
  • 竹篱:用竹子编制的篱笆。
  • 偏蹄:指虎的一种,蹄子偏斜。
  • 暗蛊:隐秘的毒虫。
  • 浮尘:飘浮的尘埃。
  • 水弩:水中的一种有毒生物。
  • 畬刀:古代农具,用于耕作。
  • :依赖。
  • (yú):耕种。
  • 魂梦:梦境。

翻译

我的住处是茅草屋和竹篱笆围成的州,这里虎怕偏蹄,蛇有两头。 隐秘的毒虫有时会迷惑酒影,飘浮的尘埃在阳光下像波流一样。 沙地含水弩,多伤人骨,田地依赖畬刀,少用牛耕。 知道能否与你相见,近来梦境变得悠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稹在通州的生活环境,通过茅檐、竹篱、偏蹄虎、两头蛇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荒凉而危险的边疆景象。诗中“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环境的险恶与生活的艰辛。末句“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忧虑,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