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明府入关谒黎京兆

· 皎然
春日异秋风,何为怨别同。 潮回芳渚没,花落昼山空。 旅候闻嘶马,残阳望断鸿。 应思右内史,相见直城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府: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黎京兆:指黎干,唐代官员,曾任京兆尹。
  • 芳渚:美丽的沙洲。
  • 昼山:白天的山。
  • 旅候:旅途中的等候。
  • 嘶马:马嘶鸣。
  • 断鸿:断绝的鸿雁,比喻远方的消息。
  • 右内史: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黎干。
  • 直城:直接的城市,可能指京城。

翻译

春天的风与秋天的风不同,为何你的离别之情却与秋风中的哀怨相同? 潮水退去,美丽的沙洲渐渐显露,花儿落下,白天的山显得空旷。 旅途中的等候,听到马儿的嘶鸣,残阳下望着断绝的鸿雁,思绪万千。 我应该想到右内史,我们将在京城中相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别离的场景,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秋风的萧瑟,表达了别离时的深情。诗中“潮回芳渚没,花落昼山空”以自然景象映衬出离别的孤寂与空旷。后两句“旅候闻嘶马,残阳望断鸿”则通过旅途中的声音和景象,加深了离别的哀愁。最后提到将在京城相见,为离别增添了一线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待。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