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阻雨简高侍御

· 皎然
江上重云起,何曾裛□尘。 不能成落帽,翻欲更摧巾。 素发闲依枕,黄花暗待人。 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阻雨:因雨而受阻。
  • (yì):沾湿。
  • 落帽:指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意指不拘小节,自由自在。
  • 摧巾:指整理头巾,意指心情烦躁。
  • 素发:白发。
  • 黄花:菊花,重阳节时常用来赏玩。
  • 下价:指低廉的价格,这里可能指酒。
  • 芒屦(máng jù):草鞋。

翻译

江上的云层再次聚集,何曾被雨水沾湿尘埃。 本不能像古人那样自由落帽,反而更想整理烦躁的头巾。 白发闲散地依偎在枕边,菊花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欣赏。 我应该带着便宜的酒,穿着草鞋去拜访邻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因雨受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闲适。诗中“江上重云起”与“何曾裛□尘”形成对比,突出了雨天的沉闷和尘埃的未被沾湿,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后句通过“落帽”与“摧巾”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束缚感。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即使是在雨天,也愿意带着酒和穿着草鞋去邻里间走动,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情怀。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