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题序

· 元稹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下: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 :成年男子,这里指士兵。
  • 冒顿(mò dú):匈奴单于,曾一度强盛。
  • 遮虏城:为防御匈奴而建的城池。

翻译

每年都有许多成年男子,长期被征召去边塞当兵。 自从匈奴的冒顿单于强大起来后,官府就开始建造遮虏城来防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代边塞士兵的艰辛生活和边疆防御的紧张局势。通过“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的叙述,反映了士兵们长期离乡背井、戍守边疆的无奈与辛劳。而“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则揭示了边疆防御的紧迫性,以及为了抵御外敌而不断加强的军事设施建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边塞士兵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