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一

· 元稹
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 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虫豸(chóng zhì):昆虫的古称。
  • 巴蛇:传说中的一种大蛇,这里指蛇类。
  • (pán):盘曲地伏着。
  • 窟穴(kū xué):洞穴。
  • 巢蜂:蜂巢。
  • 垂翅:翅膀下垂,形容鸟类受惊或受伤的样子。
  • 依原:在原野上。
  • 绝踪:消失不见。
  • 断手足:比喻遭受严重的伤害。
  • 厚毒:强烈的毒性。
  • 破心胸:形容极度痛苦或伤害。
  • 招魂:古代一种召唤死者灵魂的仪式。
  • 眼自逢:亲眼所见。

翻译

巴蛇盘踞在洞穴之中,洞穴下方有蜂巢。 靠近树木的鸟儿垂下翅膀,原野上的野兽消失无踪。 微小的遭遇可能导致断肢残体,强烈的毒性能摧毁心灵。 过去只是听说过招魂的句子,哪知道今天亲眼所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恐怖的自然景象,通过巴蛇、蜂巢、垂翅的鸟和消失的野兽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危险和不安的氛围。诗中“断手足”和“破心胸”形象地表达了遭遇灾难的严重后果,而“招魂”和“眼自逢”则突出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震惊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残酷一面的深刻认识和感慨。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