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谏议上饶州

· 王建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 曾向先皇边谏事,还应上帝处称臣。 养生自有年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 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唐代属饶州。
  • 真人:指道士,这里特指修炼有成的高人。
  • :道教的符箓,用以驱邪避祸。
  • 先皇:已故的皇帝。
  • 养生:指修炼道家的养生之道。
  • 年支药:每年配制的药物,用于养生或治病。
  • 税户:纳税的家庭或个人。
  • 月进银:每月上缴的银钱。
  • 水堂:指清净的水边居所。
  • 下街:走下街道,指外出。
  • :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长寿和仙境。

翻译

鄱阳的太守是一位真正的道士,他的琴放在床头,符箓随身携带。 他曾经向先皇进谏,现在也在上帝面前称臣。 他自有每年配制的药物来养生,纳税的人应该停止每月上缴银钱。 他清净的水边居所没有侍女,外出时只与鹤为伴,彼此殷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谏议作为一位道士太守的清高形象。诗中,“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等词句,展现了他的道士身份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通过“曾向先皇边谏事”和“还应上帝处称臣”,诗人表达了对吴谏议忠诚和敬畏天命的赞赏。后两句则通过描述他的养生方式和简朴生活,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清廉和远离尘嚣的高洁品格。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吴谏议高尚品德的敬仰。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

王建的其他作品